这Young丨牛思源用影像记录真实多彩的
2023/1/28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本文来源:天山网」
牛思源。图/采访对象供图
天山网记者刘萌萌
在牛思源的工作桌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长枪短炮”,电脑桌面的壁纸是一位老人鼻尖抵住老鹰的尖喙,嘴角微微上扬的照片。“爷爷那代人,扛着坎土曼将新疆的戈壁荒漠变成了良田;父亲那代人,让座座高楼在新疆拔地而起;而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记录新时代新疆故事,让世界认识新疆。”牛思源说。
年出生的牛思源,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纪录片工作者,其团队代表作有在CCTV-9播出的《杰克卡特的生命》、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马坎和鹰》、网络公益短片《乌鲁木齐我爱你》等。
因为伯伯和小叔都从事摄影工作,牛思源耳濡目染,从小就对摄影充满兴趣。年大学毕业后,学习电子工程的他彻底转型为职业摄影师,并用了两年系统学习摄影知识。
照片《老人与鹰》。图/采访对象供图
不经意拍下的照片《老人与鹰》,让牛思源成为被国际摄影领域专家认可的摄影师,也让新疆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年12月,牛思源正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的一处高寒山区河流旁拍摄冰雪风景时,被一声刺耳的“长啸”吸引,循声望去:一位右臂托着老鹰的老人骑马走近,感知到陌生人的气息,老鹰不安地扑棱着翅膀。这时,老人用手轻轻抚摸它的羽毛,用鼻尖抵住老鹰那如铁一般的尖喙,如同一个被爱抚的顽童,老鹰立即平静下来。牛思源被这一幕震撼到了,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这张《老人与鹰》的照片从多个国家摄影师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IPPA摄影大赛年度总冠军,牛思源也成为这项大赛举办9年来第一个获得总冠军的中国人。
牛思源说,老人名叫马坎,是一名鹰猎人,他手中的猎鹰名为“红眼”,已与他相伴两年。马坎家世代以放牧为生,与鹰为伴,但他们不会将鹰据为己有,而是会在驯养一段时间后,将其放归大自然,让其繁衍后代。
后来,马坎和他的猎鹰“红眼”成为牛思源参与拍摄的纪录片《马坎和鹰》的主人公,这部纪录片曾在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片中老人和鹰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也让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知晓。
“年,我还曾去探望过老人,他说政府一直扶持‘驯鹰’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他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牛思源说:“看着他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真为他高兴。”
牛思源和团队在野外拍摄。图/采访对象供图
在牛思源的眼里,新疆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滑雪的少年、养马的汉子、弹民族乐器的老人等,每个人眼睛里都有故事。他庆幸自己出生在文化如此厚重又多元的新疆,用镜头发掘它的精彩,是他的使命。
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不但很辛苦,而且需要挑战极限。
牛思源和团队在野外拍摄时,经常席地而睡。图/采访对象供图
在拍摄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时,牛思源和团队在距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三十多公里外的荒漠生活了天,天气炎热时,地表温度达50摄氏度,他们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他们遭遇过沙尘暴,帐篷被吹垮,食物也被沙尘掩埋;遭遇过暴风雨,气温骤降,睡垫、睡袋淋得湿透;长时间的荒漠生活使他们严重缺乏维生素,嘴唇干裂……最终,这部纪录片在CCTV-9播出,画面精美,内容震撼。
今年8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百县万部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牛思源带去了一部名为《攀登者》的人文纪录片,讲述了在不同行业打拼的新疆年轻人的故事。
视频中,他说:“我是牛思源,是一个热爱摄影的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家乡那独特的地域魅力,遍布在大街小巷之中,我想用镜头记录真实多彩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