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榫卯魅力,徒手造一座千古名亭
2024/9/23 来源:不详<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成就。
中国古建筑,红墙绿瓦,气势恢宏,与多采用石料垒砌的世界其他系别的建筑不同,它作为木造结构的直接表现,蕴含着千年来中华工匠代代传承的智慧。
●辜石荣敏老师,建筑设计专业出身
青年古建筑木构模型第一人
石荣敏在3年的时间里,把具有桂北少数民族风貌的建筑制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模型,并通过这些模型将这些建筑介绍到了国外。
让家乡的特色建筑
被所有人看见
石荣敏小时候就喜欢搭搭建建,经常用牙签或竹子等制作一些玩具模型。由于喜欢做模型,上大学后,石荣敏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建筑设计专业。
龙胜是多民族自治县,境内有吊脚楼、凉亭等许多少数民族建筑。生于斯长于斯的石荣敏对这些建筑有着独特的感情。
兴趣使然,爱搭搭建建的石荣敏在大二后就开始酝酿着将龙胜的吊脚楼制成一个个模型。
为了做模型,卖手机也要买原材料,白天上课,晚上室友都休息了,他还在摆弄木头,一弄就是三四点。
“刚开始时,很费力,只能在业余时间偷着做。”
石荣敏说,制作模型需要构思后进行绘图,而最初他只会手工绘图,在考虑好各个结构的尺寸后需要对图形多次做出调整,最后买材料,并用手工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第一个吊脚楼的模型做下来花了他好几天时间。
毕业后又拜在了广西建筑专家门下,学习古建筑营造,一学就是三年,这些知识都用在了他的模型上。
“我要做中国最好的古建筑模型”,在做模型的10年里,石荣敏早已把模型当作一生的事业。
曾经梁思成先生的徒弟,邀请他去北京工作,清华大学的建筑学院,是中国近代建筑学的摇篮,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地方,但他仍选择留在桂林,一心做好心中的模型。
朋友都说他对古建筑模型的热爱,任何事都改变不了,所以叫他石头。石头说,他的模型从不跟市场做比较,同样大小的模型,他有信心自己做的最精细。
亲手搭建一座古建筑
感受传统魅力
做模型最难的点在于缩小比例,越小就越难,精确度不好拿捏。石头开玩笑的说,可能做大建筑还容易些。
研发一座微型古建筑,需要到实地勘察,翻阅资料,还要经过无数次调研后才能决定初稿。
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木材不易变形,南北的干湿程度也不一样,所以石头的模型,专门定制了最稳定的椴木板。在人人都能上手的基础上,价格也没有那么昂贵,只要不刻意损坏,便能一直保存。
无数的建筑随着时间、人为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逐渐消失,但中国的古建筑却在自然灾害面前存活了下来,在6级地震下的山西悬空寺也能安然无恙,关键在它的结构。
中国建筑结构的灵魂离不开榫卯,在受到外力的震荡时,木构模型也会发生一定位置,但榫卯结构恰恰就允许建筑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形,在抵抗冲击力时,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到最小程度。
明白了榫卯,才明白了中国建筑,一榫一卯里藏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也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古建筑模型在研发之初,就从拼装者的角度出发,石头希望这不只是模型,而是可以和体验者交流的器物。用双手去赋予建筑灵魂,在触摸中感受手工智慧,这是一件多么治愈的事。
建筑要有整体效果,就不能缺少色彩的协调作用,木构模型在还原建筑结构的同时,色彩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上色的颜料由石荣敏独家调配,最大程度还原传统色。
面对古建筑模型,身为创作者的你,可以尽情调配传统色的过程。浪漫的中国色,是工业体系里的颜色所做不到的,拥有着百转千回的韵味。
太和殿,中国历史上等级最高的皇家建筑,它总共有72根柱子,外檐32根,内围40根,屋顶的瓦构件多达件,这座模型从研发到成品,石老师做了两年。
它拥有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也是唯一拥有十只脊兽的建筑,拼完紫禁城最大的一座宫殿,你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工匠。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都可以近距离观看古建筑。但木构模型可以让你亲手触摸,远在千里的古建筑,这份深沉的文化情怀,值得我们体验体验。
此次的手艺之旅,很荣幸能触摸承载千年文化的木构模型,也感谢石荣敏老师为我们讲述古建筑之美,把我们带回那个没有钢筋水泥,只有精美绝伦的木构营造时代。
原标题:《感受榫卯魅力,徒手造一座千古名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