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金名片扮靓阿克苏
2023/2/11 来源:不详公益中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新疆阿克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阿比迪力艾散·阿卜力孜,在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上获得银奖。
阿克苏技师学院教师赵鹏飞到宁波技师学院、杭州技师学院跟岗学习多年,在浙江导师的指导下,成长为地区优秀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由浙江援疆前的5%提高到50%,是兵团唯一的全国首批现代化学徒制试点学校。
……
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阿克苏的职业教育恰如当地知名的苹果、棉花,正在成为一张优质的地方名片。自年浙江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起,职业教育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从建设投入、管理输出、师资驰援、产教融合等多个维度,移植、嫁接浙江职业教育的全体系经验,提升阿克苏地区职教水平,助推地方产业,在“塞上江南”耕耘了一方绿水青山。
架起现代职教体系“四梁八柱”
阿克苏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素有“瓜果之乡”“鱼米之乡”等美誉。浙江的援疆干部初来乍到,第一直觉就是这里的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多个产业援疆项目推进后,当地职业教育的痛点开始暴露。从区域布局看,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缺乏高职院校,阿克苏地区9个县(市)职业院校尚未全覆盖;从职业教育类型看,应用型本科和残疾学生职业教育还是空白点,职业教育立交桥尚未打通;从办学水平看,当地唯一的高职院校——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不久前才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企业求贤若渴,职业教育前景不可估量。那么,眼前的问题该怎样破?“与以往教育援疆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局部修修补补没法解决问题,而是要成体系地完善当地职业教育布局。”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朱林森说。
先将“龙头”舞起来!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一马当先。除了常规的硬件提升、师资配备外,浙江6所“双高计划”职业院校与其结对,将先进的职教理念和管理机制植入校园。援疆教师朱福根任教学副校长期间提出学校发展的可行路径:教育部、自治区发布的职教项目应报尽报,先定目标,再找办法。
由此,学校诞生了第一个“科研考核办法”,确立了申报一个项目成立一个“战斗团”的组织形式,援疆小组负责指导申报,相关处室和专业教师参团。很快,学校成功拿到了14个“1+X”项目、2个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和“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获批资金多万元。这些项目倒逼学校软硬件升级,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年,学校迎来历史转折点——申报自治区优质高职学校。为了准备材料,援疆教师们连续57天奋战,一字一句反复斟酌,并由朱福根完成了现场答辩。
最终,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南疆唯一的自治区优质高职院校。专家组在多字的评语中专门写了这样一句话:“学校有一支非常强的援疆队伍。”
学校晋级,意味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将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同时受益的还有各县(市)的中职学校。记者了解到,为发挥“龙头”效应,学校成立了以援疆教师为主的顾问团,立足阿克苏的产业全局及中高职一体化的背景,把脉各校的重点专业。比如,顾问团多次到拜城了解畜牧业及专业开设状况,明确要求把畜牧业作为拜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十四五”重点发展专业。在沙雅县职业技术学校、阿瓦提县职业技术学校升格地区中职等关键节点上,顾问团的作用亦是如此。
要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层次人才,仅有一所高职院校显然是不行的。年起,浙江先后累计投入4亿多元,支持建设新疆大学科技学院阿克苏校区,在计划外增派高校教授,援疆教师最多时达63人,使之成为全国19个援疆省市中选派专技人才最多、学历层次最高、高级职称最集中的学校。
年,该校区成功转设为“新疆理工学院”,填补了新疆没有理工学院、阿克苏没有应用型本科的空白。学院建有30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取得零的突破,学生学科竞赛综合成绩跻身全疆高校前列。
另外,年浙江全额援建的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正在从义务教育阶段向职高阶段延伸,已招收首批职高学生8名,成为全疆第一所覆盖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教学校。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新建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为兵团向南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
至此,阿克苏地区已建有1所应用型本科、1所高职、10所中职、11所技师学院,兵团第一师建成高职和中职各1所。正如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负责人杨建刚所说,浙江的援疆是为当地打造完整的现代职教体系,留下一个“铁打的营盘”。
打破地域产教融合“天花板”
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华孚色纺车间里,学生阿瓦克孜·艾麦尔站在生产线旁向技术人员取经。“华孚的老师常来学校讲课,我们课余时间也会到华孚学习技能。没走几步就到了,车间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
职校办在园区里,是阿克苏产教融合的显著标签。早在年,阿克苏地方加上浙江援疆资金,累计投资近亿元建起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阿克苏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园区年产值过百亿元,人才缺口挺大。”阿克苏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杨志强说。
浙江提供的产教融合方案打开了思路。经阿克苏地委行署部署,先后投入近3亿元,其中援疆资金多万元,阿克苏技师学院整体搬迁到纺织工业园区。这一搬,学院与园区内近9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技能培训鉴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这一搬,课堂搬进工厂,师傅请进校园,校企双方按照“准员工”的标准培养人才,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实习即创收、毕业即就业,多数专业就业率%,毕业生月均收入超过0元。
“入园办学、引企入校”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县市。在阿瓦提纺织服装产业园里,阿瓦提县职业技术学校新建了平方米实训基地。在兵团一师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中,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与洁丽雅等企业开起了订单班。“校企双方成了密不可分的‘兄弟连’,如今我们在新建园区、招商引资时,自然就会想到职校的配套布局。”兵团第一师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王忠民说。
深挖本地资源的同时,浙江也在贡献后方资源。
朱福根介绍,原先学校汽修专业的产教融合,对象是当地的4S店,只能解决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有限。为此,朱福根引入浙江的优质资源,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利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吉利汽车赠送给学校多台整车和发动机变速器总成,三方共同研发课程,开设双元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完成吉利汽车的系列课程,拿到吉利认证的技能等级证书。
“吉利汽车主机厂外加吉利在新疆的25家4S店,都成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打破产教融合的‘天花板’,学生就会有更多上升空间。”朱福根说。
这就是浙江援疆工作首创的产教融合“1+1+1”模式,即阿克苏每所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确定3—5个重点发展专业,浙江按“一校包一专业、一企联一专业”模式与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15所职业学校结对联姻。年以来,浙江整合了60所浙江的优质学校和近家浙商企业,重点扶持当地60多个优势特色专业。
“组团式”选派优秀援疆教师
年9月,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搬入阿拉尔大学城新校区,学院即将开学,但领导班子、中层队伍尚未建立。浙江省教育厅统筹全省资源,从6所高职院校选派援疆教师“组团”火速驰援。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岗位中层经历的谢立春,任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倪占东任副院长以及其他4位教师任学院中层干部或专业带头人。短短几周,这支团队就组建起各部门、院系中层干部队伍,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和校内运行体系。“如果我们不在关键岗位上,很难给学校带来如此大的变化。”谢立春直言。
既要扶智、扶志,更要扶治、扶制。常见的选派教师模式,作用只限于帮带几个教师、影响少量学生。改为选派管理团队后,就能推动受援学校办学治校水平整体提升,是成体系的治本之举。浙江创新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专业骨干”的“组团式”援疆应运而生。
自年起,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要求援疆教师所在的受援学校,必须至少安排一名援疆教师担任班子副职或正职。最新一期的74名职教援疆教师,就组建了7个团队,任受援学校校级领导10人、中层干部41人、专业负责人23人。
浙江职教援疆教师进疆一个月内,每个团长和个人都要跟受援学校签订援疆目标任务书,任务书是项目评审式的,目标有高度、工作有强度、成效有可量度。
另一份传帮带任务书则要求援疆教师以传帮带为主责主业,任务书上墙、挂图作战,并建立每周工作例会、每月团内交流、每季度听取汇报、每年综合考评制度。
再加上浙江在阿克苏设立地区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启动“双师型”未来职教名师培养计划,选派职教骨干赴浙跟岗学习,“输血”“造血”“活血”的机制业已兼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浙江全体系式职教援疆,最终受益的是那里的产业、那里的师生。正如中泰海鸿公司负责人李建海所说:“技能人才短缺是我们这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瓶颈问题,考虑在阿克苏扩大投资,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技能人才。”(本报记者蒋亦丰通讯员叶锡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